Search

(🙋 學員提問)覺得自己的影響力還不夠,如何能像蔡校長一樣,常常寫出有深度洞察,又簡易有親和力的文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(🙋 學員提問)覺得自己的影響力還不夠,如何能像蔡校長一樣,常常寫出有深度洞察,又簡易有親和力的文章?

答:(蔡依橙)

(因為這是很多網友有興趣的問題,剛好《#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的課前問答同學問到,除了系統性整理之外,內容上也根據同學的職業背景作回覆。)

網路時代,問題就用 #網路來解。一個人自己想,要突破視野跟境界,其實很難,可以考慮多找有趣的、有深度的朋友,藉由網路的互動,深化自己與社群的思考。這部分可以參考我們校友會的影片,其中的第三個問答。

有觀點之後,整理成文章也是一個門檻,❌ 常見的錯誤有二:
1⃣ 想要鉅細靡遺,結果無法動筆。
2⃣ 寫得非常嚴肅,結果沒有人看。

所以,我們要學會 #短打與長打兼備。一開始我會建議練短打,一千字以內,講清楚一件事情。像是以下幾篇,都是一開始寫在 Facebook,得到熱烈迴響後,整理成部落格文章的。
(以下延伸閱讀之連結,請見原始貼文:https://bit.ly/2TaBams)

🔗 讀著歐洲好棒棒教養文,我不小心睡著,作了一個夢……
🔗 網路觀察:「貴外賤台」言論,有什麼問題?
🔗 關於全職 YouTuber 的一些觀察

至於長打,就是累積許多小觀點後,我們用更完整的論述模式去呈現,2000 字以上就可以算是長文,但我蠻常寫到 8000 以上。像是以下幾篇。

🔗 嘖嘖杯的危機處理,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?有哪些機會停損?
🔗 【陽明大學演講】那個「新思惟」到底是做什麼的?

總結一下,三步驟:

社群媒體發短文,藉由討論與分享深化;接著整理成千字部落格;點狀思考累積多了,嘗試寫成長文,串成線,或甚至面。

前面兩步驟,你將「小步快跑」的累積起自己的讀者,讓調性相同的人逐漸形成社群。這樣的漸進式經營,可以確保自己的長文會有人看,比較不會有挫敗感。

以你來說,你的中國 / 台灣兩地工作經驗,是永遠大家都會有興趣的主題,即使不講政治,講細微的文化、生活、餐飲、價值觀觀察,都是熱點。

🌐 7 種網路應用,一天就能學會!

✓ 網路效益: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
✓ 平台解析: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
✓ 進階應用:辦活動、教小孩、新領域實例與拆解
✓ 互動實作: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
✓ 遊戲規則:酸民、法律、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
✓ 內容形式:該寫什麼?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
✓ 專業強化: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

🔸 有專業更要有平台,讓有需求的人看得到你。
🔸 立即預約|8/1(日)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
🔸 瞭解課程|https://pati2015.innovarad.tw/p/event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http://www.innovarad.tw/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(用「心」的新思「惟」)
View all posts